打码到手酸,女神这尺度也太逆天了

来源:互联网人气:378更新:2023-02-22 15:00:09

直到上映之前,我绝对想不到这片会成为“好莱坞年度惨案”——

论阵容。

史上最年轻奥斯卡最佳导演,《爆裂鼓手》《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执导。

“小丑女”玛格特·罗比+布拉德·皮特+“蜘蛛侠”托比·马奎尔领衔主演。

众星云集,豪华到夸张。

图片

论题材。

怀旧迷影,草根逆袭,经久不衰的“给电影写情书”题材。

论尺度。

奢淫糜乱,尺度乱飞,开场30分钟的聚众银趴,打码累出肌鞘炎。

图片

理解万岁……

没想到,俩王带四个二的王炸阵容,却炸出了一记“哑炮”。

票房、口碑双双大暴死,成为好莱坞年度扑街惨剧。

万众期待的年度大作翻车,究竟是作品的傲慢,还是观众的误会?

话已至此,必须聊聊这部争议满满的尺度神片——

「巴比伦」

Babylon

2022.12.23

图片

巴比伦,距今4000年前建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据《圣经》记载,巴比伦曾是一座辉煌的城市,但却因人性堕落而衰败,以至上帝将其毁灭。

好莱坞往事

电影发生在1920年代初期,旧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彼时,洛杉矶还是一座荒凉沉闷的沙漠小镇。

好莱坞建立,将全世界有才华、有抱负的电影人聚集于此。


银幕上,他们演技精湛,红透半边天。

片场外,他们沉迷酒精、毒品和性爱,日夜醉生梦死。

这是一个丑闻遍地的时代,也是好莱坞最糜烂的十年。


故事,从一场放荡狂野的明星派对拉开帷幕。

男主角曼纽尔,出身底层的墨西哥裔移民。

他梦想拍出流芳百世的电影来到好莱坞,却找不到门路进入片场学习。

无奈,只好靠在派对伺候大明星,跑腿打杂维生。


这场派对,曼纽尔邂逅了同样出身底层的金发女孩内莉

内莉野心勃勃而又狂野不羁,横冲直闯来到好莱坞,梦想成为一名明星。

于是,她连蒙带骗混入派对,打算碰碰运气。


一对逐梦演艺圈却四处碰壁的追梦人,在派对上相遇相知。

从一拍即合,到互诉衷肠,再到曼纽尔的一见钟情。

天亮过后,派对结束。

两个无依无靠的小人物不得不回归生活,继续追梦。


殊不知,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内莉在派对现场放荡不羁的表演,令她被电影公司看中。

凭“一脱成名”的龙套表演声名鹊起,爆火成为性感女皇。

图片

曼纽尔则误打误撞,结识了声名赫赫的好莱坞顶级男星杰克。

玩世不恭而又体恤后辈的杰克,热心把他引荐进入片场打杂。

曼纽尔的追梦之旅终于步入正轨,在幕后逐渐混出了名堂。

图片

1927年。

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上映,永远改变了电影工业和好莱坞的格局。


《爵士歌手》

黄金时代至此落幕。

梦想之城背后的肮脏与卑鄙,在变革的阵痛中被揭露。

曼纽尔、内莉、杰克等好莱坞追梦电影人,走向各自不同的命运……

写给好莱坞的情书

2009年,达米恩·查泽雷第一次向制片人提出想拍《巴比伦》。

制片人认为,对于当时还是新人的他,贸然拍这部“史诗大片”太过勉强。

不如把其中的音乐和爱情元素提取出来,先拍部“小片”练手,证明自己。

这部练手小片,也就是后来的《爱乐之城》。

图片

提及这个,不是说十三年磨一剑的达米恩“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而是想说,他之前所有的代表作,都像是为这部“初心”做的演练。

《巴比伦》的风格,是《爆裂鼓手》那股歇斯底里的疯癫节奏。

贾斯汀·赫维兹(达米恩御用配乐)轰炸耳朵的音乐和晃瞎眼睛的剪辑贯穿始终。

背景不间断的鼓点,诠释那个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疯狂时代。

图片

开场30分钟的狂欢派对,由大约700名临时演员组成,其中大多数都是裸体或半裸。

毒品、酒精、情色和一头大象……

费里尼的超现实梦幻混合《大开眼戒》的放肆不羁,诠释了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时代本色。

图片

《巴比伦》的内核,则是《爱乐之城》那股对黄金时代毫不保留的缅怀。

狂热的爵士乐搭配一镜到底长镜头。

导演带领观众,穿梭百年前的好莱坞片场,复现电影人为了电影的狂热……

图片

为了成名的疯魔

图片

尽管电影剧情为原创虚构,但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能找到真实原型。

曼纽尔的角色设定大部分是虚构的。

其中,他在好莱坞为了保护明星不择手段的经历,有对埃迪·曼尼的参考。

图片

埃迪·曼尼(右)

内莉的角色原型是克拉拉·鲍。

默片时代,克拉拉凭性感火辣的银幕形象出道,被称为“IT Girl”(性感女孩)。

片中,她蹩脚的口音、原生家庭的困境等设定,都是出自其传记。

图片

克拉拉·鲍(左)

杰克的角色原型是约翰·吉尔伯特。

这位默片巨星,以口齿伶俐、魅力十足和酗酒成性,而闻名好莱坞。

可是阴柔的嗓音,却让他在有声电影时代遭受重挫,被影坛排挤在外。

图片

约翰·吉尔伯特(右)

除了原型人物外,几桩好莱坞著名花边轶闻,也被精心编排加入情节。

举个例子。

电影开头,有一个身材臃肿,喜欢被女伴便溺在身上的胖子。

他在和女伴“玩闹”时发生意外,女伴衣衫不整昏迷不醒,一度造成恐慌。

图片

电影中,这只是一晃而过的闲笔。

可是在历史上不仅确有其事,而且影响深远。

这名胖子叫作罗斯科·阿巴克尔,是当时好莱坞最成功的喜剧演员。

现实中,他的女伴几天后在医院去世,死因是“膀胱破裂导致的腹膜炎”

图片

阿巴克尔因涉嫌强奸与谋杀被捕,令大众意识到好莱坞光鲜背后的污秽不堪。

从此,美国各界决定全面封杀阿巴克尔,社会名流忙不迭与好莱坞划清界限。

为求自保,好莱坞不得已推出严苛的审查制度,开启了电影审查时代……

风再起时

※前方轻剧透预警※

据DL,电影成本8000万美元,要想回本全球票房需要达到2.5亿美元。

结果,北美票房1532万美元,全球票房仅收5000万,赔的血本无归。

图片

图源:微博

票房血亏罢了,口碑也跟着翻车。

烂番茄新鲜度55%,观众评价52%。

颁奖季公关一圈,只拿到了奥斯卡3项技术奖提名。

媒体不疼,观众不爱,大写的一个“惨”。

图片

“不疯魔,不成活”

这是粉丝们爱《巴比伦》的原因,这也是它“史诗级扑街”的原因。

有些人,觉得它太过疯魔。

大象对着镜头排泄、美女对着地毯呕吐,咬死活老鼠,活剖眼镜蛇……

为讽刺上流阶级拍摄的重口味屎尿屁,昆汀看了也要皱紧眉头。

图片

有些人,觉得它太过晦涩。

高强度的信息密度和无处不在的致敬彩蛋,显然抬高了观影门槛。

电影结尾,三分钟的影史混剪,廉价到在B站可能连热门都上不去。

三个小时无比漫长的观影过程,可能会将其看作是导演的滥情自嗨。

图片

再加上同日北美公映的,还有“票房怪物”《阿凡达2》。

如此看来,《巴比伦》如今的遭遇,似乎并不意外。

与其说是导演“写给电影的情书”,不如说是“写给职业的遗书”。

图片

达米恩·查泽雷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这片。

豆瓣8.0,相信也有不少国内观众认同,它是近年好莱坞难得的“口碑佳作”。

图片

我们爱它,爱的是乐景哀情——

群魔乱舞的狂欢背后,写给时代的酸楚和无奈。

图片

电影三个主角,际遇不同,但恰好又殊途同归。

内莉一夜成名,靠的是天赋和拼搏。

当有声电影的时代到来,她固执己见。

直到她发现演技的天赋被天生的口音劣势取代,过往的经验被崭新的规则否定。

面对改变她不愿妥协,只能与梦想越行越远。

图片

杰克居安思危,很早就预料到“变革”迫在眉睫。

当有声电影的时代到来,他虚心求变。

直到他发现即使做好准备,却还是没能力取悦观众,只是努力努力白努力。

如同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只好接受被时代甩开的命运。


曼纽尔随波逐流,当有声电影的时代到来,他趁势加入。

直到下一次变革到来,黑帮代表的血腥猎奇B级片,抢占他代表的主流电影的地盘。

最终,还是没逃过被时代遗弃的结局。


撒灰哥饰演黑帮变态大佬

三个主角“追梦之人,梦碎而归”的命运浮沉,勾勒出时代的无情铁律:

很多时候,我们高估了自己的选择,低估了时代的潮流。

繁华一时的“好莱坞巴比伦”,小小的技术革新就能轻易瓦解。

更不用说芸芸众生——

这部叛逆时代潮流,赔得裤衩不剩的《巴比伦》,自然是最好的证明。

图片

“人无百年梦,风有再起时。”

还好我们有一种东西,可以“战胜时代”——电影。

一切都会过去,生命会终结,梦想会破碎,辉煌会黯淡。

而电影会永生不灭,一次次重生。

永恒的作品,记录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辉煌和梦想,再传递给后世的新观众。

和一代又一代新观众相遇,激励他们成为新的追梦者…

不止不休。

图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