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刚开播飙上9.0,他终于火出中国
来源:互联网人气:381更新:2023-06-13 00:30:25
空难,是很多人心头的阴影。
一旦发生,存活率微乎其微。
而且,每次事故发生之后,其原因都很难追寻。
就像去年的东航坠机事件。
由于飞机损毁严重等各种缘由,至今无法找到准确事故原因。
最近,一档著名的空难纪录片回归。
不仅还原了近代各种重大航空事故。
还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复盘并揭开事故发生的原因。
其中一集,是我们熟悉的一场事件——
2018年的川航3U8633紧急事件。
豆瓣9.0,看过的网友直呼:
比《中国机长》好看多了。
今天,鱼叔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空中浩劫》第二十三季
Mayday Season 23
01
第二十三季。
这个季数想必吓到了不少人。
没错,这是一档超级长寿的纪录片节目。
20年来,季季都是9分+。
《空中浩劫》由加拿大Cineflix公司制作。
已经以26种语言,在140多个国家播出。
每一集,都为我们介绍一场重大航空事故。
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真实。
各种现场画面,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不仅如此,节目中也有不少模拟和演绎的内容。
以真实的调查报告、数据及资料为基础,还原整个事故过程。
有些场景的呈现,甚至不比一般大片差。
这也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空难」本身的可惧。
这一季中,最吸引我们的当属第六集——
川航8633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事故。
也就是之前曾被改编成电影《中国机长》的事件原型。
事件发生在2018年5月14日。
川航8633在飞越青藏高原时,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
驾驶员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决定返航备降成都。
就在此时,裂开的挡风玻璃突然爆炸脱落。
驾驶座瞬间减压,副驾驶半个身子都被吸出了窗外。
机长刘传健即将面临三大难关。
首先,失控的飞机。
副驾驶被吸出窗外的时候,撞到了侧杆。
所以导致飞机向右俯冲。
同时,突如其来的事故,导致飞机所有自动程序失效,持续发出警报。
刘传健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警告。
他需要迅速回到自己的基本职责:手动驾驶。
好让飞机停止俯冲,回到平飞的状态,避免撞击的可能。
其次,极端恶劣的环境。
缺氧是最先出现的状况。
但刘传健却无法及时戴上氧气面罩。
他的左手必须紧握侧杆控制飞机,右手够不到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
要知道,在9449米的高度,一个健康的人有效意识大概平均只有40秒。
刘传健则坚持到了61秒,直到机场内外的气压一致。
然而紧接着,就是气流逆转。
刺骨的寒风涌入驾驶舱,温度低至零下40度。
两个驾驶员都冻得瑟瑟发抖,机长坚持没有放开操纵杆。
最后,危险的地理区域。
飞机此时正处于高原山区。
想要让驾驶舱有足够的氧气,就必须降低飞行高度。
但一旦降低了高度,飞机撞上高山的风险就变大。
所以,机长必须让飞机尽快驶离山区。
否则,长时间缺氧下,就会让处境更加危险。
起初,飞机完全是依靠机长一人勉强支撑。
挡风玻璃脱落后,副驾驶就被挂在了机外。
不仅身体受到多处撞击,还受到高空寒风的猛烈吹袭。
机长由于要牢握操纵杆,无法将他拉回。
直到气压平衡后,副驾驶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原位。
此时,他不仅身上受伤严重,而且意识也有些不清,难以继续承担副驾驶职能。
好在,飞机稍稍平稳后,第二机长及时赶到。
接手了副驾驶工作,配合机长刘传健导航飞行。
刘传健凭借着强大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顶着强劲的寒风,克服着缺氧的不适。
在与第二机长的配合下,用过硬的专业素养,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机场。
全机128人的生命都幸免于难。
纪录片中的专家,都称赞这是一场奇迹。
他基本是纯靠肾上腺素支撑下来的。
02
虽然此节目并非商业大片,但情景演绎的部分却毫不含糊。
情节完全依照真实事件呈现,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电影《中国机长》中穿越雷暴云的艺术加工内容,在这部纪录片里就并不存在。
电影《中国机长》
台词也全部来自事故报告中公开的录音文字。
没有任何多余的对话。
让人切实感受到危机与紧迫感。
演员虽然不是什么大明星。
但表演都很专业,没有半点敷衍。
不仅演出了事故发生时的惊恐与紧张。
成功降落后,那一瞬间的释然与动容,也很具有感染力。
当然,仅是将人们已知的故事还原,还算不得真正的看点。
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节目的后半部分,就用了生动直观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事故调查的全部过程。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局的调查员,与来自法国飞机制造商的调查员一起展开了调查。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挡风玻璃为什么会破裂和脱落?
起初,调查员的猜测是:
会不会有什么东西撞上了挡风玻璃?
但在询问了刘传健后,否定了这一可能。
飞机的挡风玻璃分为三层。
刘传健听到玻璃碎裂的声音之后,按照规定,需要通过触摸玻璃来确定裂痕是在外层,还是内层。
经确定,这次裂纹是在内层玻璃上。
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外部的撞击而损坏。
同时,调查报告显示:
那块风挡也不可能在出事前,就已经损坏。
就在调查陷入了死胡同之时,调查员在唯一剩下的风挡组件「接线盒」中找到了答案。
接线盒位于风挡的底部。
通过六根电线来控制风挡的温度,防止结冰或起雾。
调查员发现,在玻璃出现第一道裂痕时,飞机防冰系统出现了一条警告:
风挡加热失效。
事后,调查员发现接线盒的电线绝缘层都烧黑了,连铜线都烧化了。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的元凶,是水汽。
水汽顺着密封条进入了接线盒,腐蚀了电线。
当电流经过损坏的区域时,就会出现温度极高的电弧。
当温度超过400度时,就会导致玻璃破裂。
这,就是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
调查员还在档案中,找到了6起因为挡风部件过热导致双侧玻璃破裂的事件。
但,在之前的几起玻璃破裂事件中,中间一层的玻璃会承受负载,从而保持风挡的完整。
那么,为什么只有这次破裂的风挡从飞机上脱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查员做了一项试验。
最终发现了原因:
由于这一次飞机舱内外压力过大,挤压了破碎的风挡。
最终,不堪其重的风挡直接整块脱落。
事故的物理原因已经厘清。
接下来要探究的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水汽,究竟是如何积攒于接线盒中的呢?
毕竟,接线盒是一年前刚刚更新过的。
而且在一个月前的检修报告中,也显示没有任何问题。
原因非常简单:
一般的检修,只是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
实际上,如果不把整块风挡拆卸下来,就根本无法看到是否有水汽积攒。
所以,是检修人员的过失吗?
不全是。
因为即便是完全拆卸,靠人眼也无法确认里面是否出现了腐蚀情况。
必须通过配备专业的水汽传感器,才可以检测出。
然而,这个型号的飞机,并没有配备这样的传感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有数架都发生过相同的玻璃破裂问题。
只是,川航8633因为飞越的地形过于特殊,所以遇到了最坏的结果。
到此为止,只剩下一个谜团还未解开:
为什么风挡玻璃脱落后驾驶舱那么多系统失效?
而且其中很多并不是因为外界损坏而失效,而是直接关闭了。
答案出来的一瞬间,竟然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17个系统的跳开关,都在副驾驶座椅的背后。
而驾驶舱的舱门也在副驾驶背后。
当风挡脱落后,爆炸性释压使得驾驶舱门被甩开,撞上开关面板,导致多个跳开关弹出。
这样的巧合,是连专家也想象不到的情形。
如果你觉得有人会立刻注意到:
这是因为门被甩到跳开关面板而造成的机械故障。
这就太夸张了。
03
川航8633的事故,可以说是多方造成的。
但好在,机长刘传健的高超驾驶技术、沉着冷静的应对,顽强坚韧的意志,同时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最终使得全机平稳度过了这场灾难。
这一切,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遗憾的是,大部分空难并不能拥有这样的好结果。
《空中浩劫》已经播出20年,各种惨烈的空难依旧在发生。
上一季中,关于科比坠机事故的还原,就让人唏嘘不已。
缘由千头万绪,各不相同。
总体来看,不外乎四个字:
天灾人祸。
但事实上,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纯粹的天灾或机械技术因素导致的空难,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比例。
80%以上的航空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机组成员的失误,和维修人员的失误。
其中,机组成员失误所导致的飞行事故更是达到了70%以上。
就像这一季中的第2集。
1989年2月,葡萄牙的圣玛利亚岛,发生了一起客机撞山事件。
机上144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当场毙命。
这是葡萄牙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空难。
在调查员查明事实真相之后,发现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竟是一环接着一环的失误。
这趟航班的副驾驶,是一个刚刚入职的新人。
他误将地面管制人员要求下降到3000米,听成了2000米。
与他对接的管制员,也是一名实习生。
不仅忘记要求对方重复数字,以确保正确。
还在短时间内多次使用无线对讲机,从而导致无线电重叠,错过了副驾驶的消息。
除此之外,这位实习生还搞错了一个对于飞机降落十分关键数据,修正海平面气压。
这直接导致,飞机与山的距离拉近许多。
更要命的是,面对这样明显的错误,不论是老手机长,还是实习生的主管,都没有做出任何修正反应。
然而到此时,还有挽救的空间。
就在飞机触山之前,警报已经响起。
虽然离撞山的时间只剩下7秒,但如果机长与副驾驶采取正常的措施,还是足够让飞机躲避碰撞。
然而,调查员却发现:
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接让飞机朝山撞了上去。
为什么?
因为这家航空公司在培训新人时,使用的模拟机与实际飞机的设定不同。
模拟机就算在正常接近地面的时候也会响起警报。
所以,副驾驶自然地以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也可以无视警告,而机长也仗着自己的经验无视规定驾驶。
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这听上去,实在是过于离谱。
正如节目最后,调查员说:
这些因素只要有一项不存在,事故就不会发生。
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的存在。
并不是每一次航空事故,都能出现刘传健这样的英雄机长。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铭记「中国机长」的传奇。
更应该探究的,是每一次航空事故背后的原因和以后如何避免的办法。
正如《空中浩劫》中一位调查员的话:
在航空业,自满是绝对不行的。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松懈。过了段时间,有些事儿即便实际上是不安全的,我们也会放任自流。很不幸,正因为如此,悲剧才会发生。
每次事故的调查,也是吸取教训的学习机会。
多一份问责,也就多一份安全。